張平(化名) 33歲
我的第一個孩子是三年前在美國出生的。那次生產幾乎沒有什么感覺,美國人都怕疼,醫生用的麻醉量很大。我沒有一點兒母親那輩人常常掛在嘴邊的死去活來的經歷。我一直很怕疼,我想每個女人都一樣,只是以前的女人沒有辦法免除這種痛苦。所以這次在國內生第二個孩子,無痛分娩仍是我的首選。問了很多醫院都做不了,我打定主意,如果不行,就去 美國生。后來朋友告訴我
玉林新博醫院有這樣的服務。
一開始我也有些動搖,因為前一次沒有經受任何疼痛,就想嘗試一下自然分娩,但一浪接一浪的痛楚襲來時,我感覺不堪忍受。有的男人沒有人任何醫學常識,無端懷疑無痛分娩對孩子有影響,說什么“別人都可以吃得了的苦,你為什么不行?”我覺得這種說法最可惡,男人有什權利說三道四?我媽媽后來見我十分痛苦,立刻同意了無痛分娩。
當我提出要求后,醫生在我的腰部脊椎打了一針,插入一個管子。針很長,很粗,我不敢看。麻藥進去后,也就是五分鐘,馬上就不痛了。隔了一會兒藥勁過去了,再打一點兒,就這樣不斷往里推麻藥。無痛分娩要等子宮口開到四指才開始注射麻醉藥,太早了怕開口受影響,太晚了怕來不及,開到四指的陣痛還是要忍受的,當然比起真正的生產過程是好很多。如果說無痛分娩有什么缺點的話,就是減慢產程,麻醉會影響宮縮。打了麻藥以后我就躺在床吃東西、聊天、看電視。產床旁邊有一個監視器,就像心臟監視器,屏幕上有一些波浪起伏的圖形,顯示宮縮的節奏。隔一會兒醫生來聽一下胎音。
產房的布置和一般家庭沒什么不同,有沙發、床、電視,很溫馨,唯一的區別是房間里有一張產床。醫院的病人比較少,我生產的那一天,整個醫院只有我一個產婦,醫生護士都圍著我轉,坐在旁邊陪我聊天,感覺好極了。
到下午兩點鐘我感覺更疼了,宮縮更厲害。這位麻醉師很有經驗,但她的觀點和我在美國時的醫生不太一樣,她認為在分娩時產婦應該經受一點兒疼痛,感覺到孩子“push”出來。相比較,她用的麻醉藥量少,所以我還是有些疼痛,但比不做無痛分娩要好許多。這次我真的能感覺到,孩子的頭出來啦,肩膀出來啦,生育的感受更真切了。兩次分娩丈夫都在我身邊,盡管第二次他仍不敢看,但他一直握著我的手,我不是孤軍奮戰。
在醫院里住了三個晚上后,恢復得很好。我很慶幸,現在有了這種分娩方式,否則像我這樣怕疼的人會難以忍受。說實話,我還想要第三個孩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