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肛門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以瘙癢、有分泌物滲出、皮疹呈多形性、易復發為主要特點。任何年齡的人,均可發生。
【治療方法】
本證的治療,當在辨清證屬寒熱虛實的基礎上,分別采取清熱利濕、養血潤燥、健脾益氣的方法。切記以胃氣為本。
一、辨證選方
1、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方藥:萆薢滲濕湯《醫學心悟》加減。萆?20克,車前子(包)15克,茯苓15克、蓮子心10克,菖蒲10克,黃柏15克,丹參15克,白術20克,地膚子15克,龍膽草10。每日1劑,水煎服。
2、血虛風燥
治法:養血潤燥,清熱祛風。
方藥:滋陰除濕湯加減。炙首烏24克,白術10克,車前草15克,澤瀉10克,白鮮皮10克,桃仁10克,花粉10克,當歸10克,蟬蛻10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銀柴胡10克,苦參10克,白蒺藜8克。每日1劑,水煎服。
3、脾虛濕盛
治法:健脾益氣,燥濕祛風。
方藥:除濕胃苓湯《丹溪心法》加減。蒼白術(各)15克,厚樸8克,陳皮8克,甘草5克,桂枝7克,澤瀉10克,豬茯苓(各)15克,黨參10克,防己10克,?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4、熱毒壅盛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金銀花2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當歸尾10克,陳皮8克,赤白芍各15克,乳香8克,沒藥8克,連翹15克,公英15克,生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
二、單方驗方
1、生地榆30克,馬齒莧30克,煎湯100毫升,濕敷患處,每日2次,適用于濕熱證候。
2、冬青葉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后取液濕敷肛門局部,每日2~3次,適用于各種證候。
3、蛇床子15克,苦參20克,川椒10克,艾葉10克,明礬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后靜置候溫, 坐浴熏洗局部,每日2次,適用于濕熱型和脾虛濕盛型肛門濕疹。
4、花椒15克,枯礬15克,樸硝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后先熏洗患處。每日2次,適用于脾虛濕盛型證候。
5、10%明礬水溫熱外洗,適用于慢性濕疹肛門作癢者。
6、番茄汁:番茄洗凈后,用酒精消毒,去外皮,用紗布或滅菌銅絲網壓出漿汁,用此外敷,每3~4小時更換一次,適用于濕熱型濕疹。
7、全蝎散:全蝎15克,白礬62克,冰片3克。將白礬入鍋內化開后,加入全蝎,煅枯待冷后與冰片共研細末。用于慢性濕疹奇癢不止。
8、佗柏散:密佗僧30克,黃柏面20克,冰片2克,外涂患處。有滲出時干敷,無滲出時麻油調服。用于急性肛門濕疹。
9、車前草100克,搗汁口服,適應癥為濕熱下注型肛門濕疹。
三、中成藥
1、濕毒膏:每日2次,涂敷患處,外用紗布包扎固定,適用于脾虛濕盛證候。
2、五倍子散:每日3次,涂敷在患處,能收濕止癢,適用于血虛風燥證候。
3、硫黃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1克,適用于濕熱型急性濕疹。
4、龍膽瀉肝丸:二妙丸:日3次,每次6克內服。適應證為濕熱下注型肛門濕疹。
5、當歸片:日2次,每次5片,適用于血虛風燥型肛門濕疹。
四、針刺療法
主穴:血海、三陰交、會陰。配穴:脾虛配足三里、關元;瘙癢甚配太溪、長強。采用平補平瀉針法,每日1次。
點擊免費咨詢,與在線咨詢員交流
溫馨提示:微波治療儀
適應癥:內痔、外痔、混合痔、直腸息肉、肛門濕疹。
微波治療儀是一種高性能的醫用電子儀器。以合理的微波功率密度作用在人體上產生醫療作用,促進生物細胞信息物質增強,提高機體的非特導性抵抗力和調動機體的內部潛力,使機體的神經纖維和體液系統發揮作用并擴展到整個機體,對包括被照射部位和遠離照射部位的疾病均產生有益的治療效果。(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怎么判斷得了肛門濕疹,要做哪些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