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 要:附睪不僅是一單純的精子輸出管道,而且具有賦予精子生育能力的作用。未成熟精子在附睪尾端獲得使卵受精的能力,附睪管收縮促進精子轉運,這一過程受雄激素控制。附睪合成和分泌的某種蛋白質,能促使精子和卵子結合,此外附睪還具有貯存精子的功能。通過控制附睪功能可達到節育目的,其途徑如下:1、干擾精子在附睪中逗留;2、應用干擾附睪管腔精子的藥物;3、促使附睪功能衰退;4、干擾附睪對精子的轉運過程。
人類對附睪與男性生殖,生育機能已進行了十五年之久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關于附睪的重要作用未能引起充分重視。至今人們對附睪的認識已由一單純的精子輸出管道轉變為賦予精子生育能力的最后整合器官。睪丸生成的精子是未成熟精子,在通過附睪時,這些精子逐漸獲得運動和授精能力,趨于成熟。因此闡明附睪功能將對男性不育癥的治療和男性生育調節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附睪在生育中的作用
(一)精子在附睪中的成熟
實驗研究觀察到,家畜的未成熟精子通過附睪的其尾端獲得使卵受精的能力。不過人的附睪-輸精管切除術后,通過附睪頭端6mm部位的精子也可發生妊娠。此外動物實驗表明,附睪輸出管結扎能促進附睪近中區的未成熟精子成熟。
附睪上皮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其吸收物之一是精子中的鋅,故附睪中的精子鋅含量逐漸下降,精子中的鋅可以抑制精子活力,因此當精子中鋅被附睪上皮吸收后,精子開始活躍,從而獲得授精能力。附睪可合成、分泌許多物質,其分泌的特異蛋白質可復蓋于精子表面,并以特殊的方式與精子膜相互作用,引起膜滲透性改變,使細胞內離子濃度發生變化,進而觸發細胞代謝引起精子成熟及產生運動。
(二)精子在附睪中的轉運
在睪丸睪網液的推動下,精子進入附睪。附睪是一卷曲的管道器官,總長平均20米,附睪以管壁的蠕動將精子由附睪頭部推向尾部,雄激素控制附睪管的收縮,切除睪丸的病人和實驗動物,附睪管收縮停止,在注射睪酮后又開始收縮。此外兒茶酚胺與催產素可促進附睪管收縮,加速精子的轉運。精子經整個附睪全長時間因種系不同而有差異,人精子的轉運時間為12天左右。
(三)精卵結合
在授精過程中,精卵結合開始于配子的相互作用,精卵結合包括通過透明帶上的糖結合蛋白或附著在透明帶表面的糖-結合蛋白來識別精子表面的糖。與精卵結合有關的糖存在于粘蛋白或漿膜上。在成熟的大鼠精子表面發現能與半乳糖氧化酶作用的糖蛋白,這種糖蛋白分子量為24000道爾頓,目前已能鑒別位于聚丙烯酰胺凝膠上的糖蛋白。在高濃度凝膠,發現了兩個半乳糖標記高峰。高峰一進入有機溶劑中不被蛋白酶所分解,從而提示其本質是糖脂質。另一對蛋白酶敏感,提示是一種表面糖脂蛋白。這種表面部分獲取物似乎受存在于睪丸和附睪液類乳糖白蛋白的多肽和半乳糖轉運酶的調節。用單克隆抗體所行的類乳糖轉運酶的調節。用單克隆抗體所行的類乳糖白蛋白多肽的免疫定位法表明,附睪頭部無精子,而體部精子密度高于尾部。發現用神經胺酶處理的尾部精子能增加體部帶記號的精子量。關于這些表面糖的作用至今仍未完全闡明。
倉鼠附睪合成和分泌了與精子結合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能調節精-卵接觸,如果將這些蛋白質加入正在培養附睪管的培養液中,可加速沖洗附睪管的培養液中,可加速沖洗附睪管向回收的未成熟精子與卵子的結合。相反將這些蛋白質的抗體加入培養其時可降低成熟精子與卵結合的能力。盡管已建立了附睪管的器官培養技術,但將此項工作延伸予人類已被證明是困難的,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但已通過精子表面的抗體找出能刺激特異附睪蛋白生成的抗原。
(四)頂體反應
(責任編輯:admin)[下一篇:中醫治療慢性附睪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