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CT和核磁共振的廣泛應用,臨床上經常發現一些經CT或核磁共振證實的腦梗死,但病人確無肢體感覺和運動障礙,稱為無肢體癱瘓型腦梗死。
發生了腦梗死而無肢體癱瘓的原因是什么呢?這可能是由于病灶較小,腦組織損害范圍小,未累及運動通路或運動通路損害較輕之故。也可能是病變多位于基底節區、頂葉、額葉、顳葉及小腦等,因大多不影響運動通路,或是較大面積,也不出現肢體癱瘓。還有人認為,CT 或核磁共振發現的腦梗死往往多于臨床定位,這可能與病灶在大腦的“靜區”或大腦的高級功能損害未被發現有關。
無肢體癱瘓型腦梗死局灶定位體征不明顯,主要靠CT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所以,凡中老年患者,尤以男性,若平素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病癥時,一旦出現頭痛、頭暈、智力下降、語言障礙及精神癥狀時,應及早做CT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無肢體癱瘓型腦梗死。
(責任編輯:admin)[下一篇:甲亢可以引起肝臟損害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