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外痔
外痔發生于肛管齒線以下,是痔外靜脈叢擴大曲張或反復發炎而成,外痔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癥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
1. 在長期慢性炎癥的刺激下,外痔皮贅纖維化,增生變硬,并產生肛門潮濕、痛癢等不適,稱為“結締組織外痔”;
2. 肛門口處不規則的靜脈團,大多數病人僅在洗浴、排便時偶然發現,稱為“靜脈曲張性外痔”;
3. 外痔皮膚受到損傷或感染,出現紅腫疼痛等炎癥表現,稱作“炎性外痔”;
4. 排便、用力勞動、咳嗽、打噴嚏等情況下肛緣血管破裂,血液集聚于皮下形成包塊并導致疼痛,稱為“血栓性外痔”。
二、外痔的癥狀
1. 炎性外痔:常有肛緣皮膚損傷和感染引起。肛緣皮膚皺壁突起如水泡樣。腫脹疼痛明顯。
2. 血栓性外痔:肛門靜脈叢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隆起。特點為起病突然,局部腫脹、疼痛劇烈。
3. 結締組織性外痔:因慢性炎癥刺激,反復發炎、腫脹,致使肛門緣皮膚皺襞變大,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皮垂。
4. 靜脈曲張性外痔:肛緣周圍皮下曲張的靜脈團,下蹲腹壓增加,排便時增大,恢復正常體位后癥狀可不同程度的減輕。
三、外痔的原因
形成外痔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五大原因:
1. 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形成習慣性便秘,導致外痔發作。
2. 久坐久立。人在坐位或站立時,肛門直腸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臟器的壓迫,影響血液回流,靜脈容易擴張屈曲,所以經常坐位或站立的人容易患痔瘡。
3. 異常刺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
4. 腹壓增加。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和腹腔內腫瘤、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都可使腹內壓增加而形成痔瘡,當然也包括妊娠。
5. 生活習慣問題。比如飲食過飽、常吃精細食品或憋便、蹲廁過久等,都是形成痔瘡的原因。
四、外痔的危害
1、憋氣:由于外痔瘡是長在肛門外的球狀物,堵塞肛門。當有氣體產生時,因氣壓不夠強,時常把氣體憋在里面。長時間的體內存在著廢氣,密度過大會導致小腹脹氣,或者導致血管受壓強度大影響心臟的正常抽縮,易有供血不足等,例如,頭昏,腦漲,無力等狀況。
2、貧血:外痔雖然有不容易出血這一說法,但不代表就沒有出血的可能,在外痔被擦破或是發炎后都會出血,長期便血會導致貧血。
3、外痔痔核在肛門外,分泌物增多,誘發肛門瘙癢癥或肛門濕疹。而對于女性外痔患者來說危害更大,因為它會引發女性其他的婦科疾病,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
4、因便時疼痛,強忍不便,惡性循環,最終可導致便秘、肛裂、大腸腫瘤等的發生。
5、認為便血或肛周任何墜脹不適都是痔瘡所致,麻痹大意,往往造成其他肛腸病的誤診。
五、外痔怎么治療
很多患者在尋找外痔治療方法的道路上,往往采用要物治療。玉林新博醫院肛腸醫師說,這些要物多是一些刺激性的西要,或是抗生素類的要物,對于痔瘡的表面癥狀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治標不治本,要物不能夠從病理上解除痔瘡問題。而且,長期服用這類要物,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危害身體健康,嚴重的會誘發一系列疾病。
對于外痔瘡,要物治療切不可取,必須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從根底祛除病變組織,有效的治療外痔。外痔手術包括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結締組織性外痔切除術、靜脈曲張性外痔剝離切除術、炎性外痔切除術等。
但是,這些傳統的剝離術和切除術,不僅過程疼痛,而且會損害到正常的肛墊組織,術后并發癥多,因此玉林新博醫院肛腸醫師建議患者選擇微創手術治療。
六、外痔怎么預防
1、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預防便秘:
(1)合理調配飲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纖維素多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蹲廁時間過長。
(3)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若有頑固性便秘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正確治療。
3、注意孕期保健。
4、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5、其它:腹壓增高可引起痔瘡。例如肝硬化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癥,使肛門直腸血管擴張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化等原發病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