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肛瘺不能自愈,所以要早期做好預防。
肛瘺是指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瘺是一種病理名詞,正式名稱叫瘺管。該管道內壁襯有上皮細胞或肉芽組織,所以不會自行財死,醫學上將這種管道稱作瘺管。由于它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器官的正常功能,而且往往成為慢性感染的病灶。一般認為肛瘺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后遺癥,而肛直腸周圍膿腫95%是因肛門腺感染引起。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30—40歲中年人多易患病,男性多于婦性。
肛瘺的發病原因
①肛門周圍膿腫,主要因污感糞便滯留肛隱宣傳窩,引起肛腺炎,導致肛門周圍膿腫,是肛瘺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直腸肛門損傷: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門周圍膿腫。
③瘺道多在肛門括約肌之間通過,由于括約肌經常不斷地收縮與舒張,壓迫瘺道,影響膿液的排出,容易崆膿感染而難于愈合。
④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后,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閉合。
⑤肛門靜脈回流不暢,局部經常淤血,組織營養不良,影響愈合。
⑥結核桿菌、放線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膿腫,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瘺。
肛瘺的預防
肛瘺的發生,絕大多數來源于肛門周圍膿腫,而肛周膿腫的來源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根據臨床中的情況,認為預防肛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于油膩飲食,可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等水果,對久治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②定時排便,要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防止大便干結,損傷肛管皮膚,造成感染。
③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肛裂和肛乳頭肥大,避免發展成肛周膿腫和肛瘺。
④一旦發生肛門直腸周圍感染,應及早到正規的醫院專科診治,并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包括全身及局部的治療,可預防炎癥狀蔓延,擴散,切勿輕信游醫成所謂“祖傳”的宣傳而延誤診斷及治療。
⑤出現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⑥極早治療全身性病癥,如糖尿病等患者,應盡早治療,才能控制由此帶來或加重的肛門感染。
⑦平時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能增進和改善肛門部血液循環,伎局部的抗病能力提高,能預防感染的發生。
⑧積極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克隆氏病,潰瘍性大腸炎,腸結核等。
總之,肛瘺要早預防,早治療,否則引起并發癥,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下一篇:肛瘺的日常保健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