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婦婚后同居二年以上,未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性方面的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稱為男性不育癥。生育與不育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可能受到疾病或其他因素干擾。男性生殖系統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睪丸的精子在附睪中成熟,精子排出過程中與精囊,前列腺分泌的精漿混合而成精液。
據調查,婚后約2年左右的夫婦不育,其中20%~25%是由于夫婦雙方均存在不育原因,發病率有逐年增加趨勢。對于男性排出體外并輸入到女性生殖道內,精子在女性輸卵管內與卵子受精。在這些環節中如果患有疾病或其他因素的干擾和影響,都可發生生育障礙。因此,男性不育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由某一種或很多疾病與因素造成的結果。
男性不育癥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絕對不育和相對不育兩種。前者指完全沒有生育能力,如原發性無精子癥。后者指有一定生育能力,但生育力低于懷孕所需要的臨界值,如少精子癥,精子活力低下癥等。嚴格講,只要射精排出體外的精液含有活動精子,就有生育可能。根據不育癥的發病過程,又可分為原發不育和繼發不育,前者指夫婦雙方從未受孕,后者是指夫婦有過生育史,或女方曾有懷孕或流產史,但以后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干擾了生殖的某些環節而導致連續3年以上未用避孕措施而不孕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世界發達國家5%-8%的育齡夫婦可能有不育問題,而發展中國家的某些地區可高達30%。各個國家的不育發病率不同,病因也不同,如印度不育發病率為8%,而喀麥隆則高達45%。根據日本一組資料報道,男性不育癥泌尿系統占主要原因。
【病因】
生殖系統先天性發育異常統先天性發育異常包括有:睪丸的先天性障礙無睪癥、多睪、睪丸扭轉、隱睪綜合征、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綜合征、兩性畸形、異位睪丸輸精管道發育異常、外生殖器和前列腺發育異常等。
(1)輸精管、附睪、精囊發育異常:先天輸精管缺陷。占男性不育發生率10%。在胚胎早期,若中腎管停止發育或存在缺陷均可導致輸精管發育異常,其病因可能與遺傳、放射線、化學藥品應用、病毒、環境等因素有關。輸精管伴有精囊纖維化,也有的同時睪丸發育不全或射精管發育均正常。這是由于輸精管、附睪和射精管均同源于中腎管。
這類疾病的診斷有賴于詳細的體格檢查,發現陰囊內不能沒有輸精管,而附睪尾部往往因發育不全而摸不著,但附攀頭部往往由于精液積聚而飽脹。精液檢查除了無精子外,由于精囊不分泌精子而使精液量少。另外,正常精液剛排出呈膠凍狀凝固狀態,這是由于精囊分泌物具有凝固作用。而精囊缺如病人排出精液即呈液化,精子果糖側定往往為0。這是因為精囊缺如而不能分泌果糖所致。為了與睪丸功能低下的生精功能障礙引起的無精子癥鑒別,一般可測定血清FSH、如血清FSH水平正常,估計睪丸生精功能是正常的,而且睪丸體積測定也在正常范圍,則可不必做睪丸活檢。
(2)睪丸先天性發育障礙:隱睪引起男性不育的機制除了腹腔內溫度高于陰囊對精子發生有損害作用外,單側隱睪患者往往對側睪丸的生精功能也有障礙。睪丸下降的必要條件是胚胎期睪丸功能正常,血漿雌二醇也可增高,X染色體試驗陽性。通過核型分析可最后明確診斷。
(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若您患有血精,了解一下這些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