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又稱生殖器疣(陰部疣)、性病疣,是由某些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增生性疾病。近年來由于性病的外延不斷擴大,此病被公認為性傳播疾病,也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
尖銳濕疣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性病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近15年來,美國尖銳濕疣的發病數增加了5倍。尖銳濕疣在我國也是最主要的性病之一,有些地區發病數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為第2位或第3位。我國南方比北方多見,好發年齡在16-35歲之間。尖銳濕疣的傳染性很強,發病率較高,在國外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占第三位。在國內居淋病之后,占第二位,其年增長率超過100%,居各類性病之首。此病可在幾個月內自然消退,但也有少數病人的病變持續多年,經久不愈。因而要及早發現、及時徹底治療。尖銳濕疣是性傳播疾病之一,但與淋病、梅毒的傳染方式不同,除了性接觸所致之外,還有30%-40%系接觸污染物所致。
尖銳濕疣的發病原因:
1、最主要的是性接觸感染,占70%以上,尤其在性混亂者中較多見。
在性交過程中,HPV通過皮膚或粘膜的破損處進入。HPV為高度親表皮性的病毒,因此3周--8周或幾個月的潛伏期后,在生殖器部位可出現贅生物。
不發病者稱為隱性感染者。據統計,約有2/3與尖銳濕疣患者有性接觸的人可能發生本病。
?。?、間接接觸感染:占30%。
可通過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內褲、浴巾、浴盆、馬桶等感染。還可通過母嬰傳染,嬰幼兒尖銳濕疣就是分娩過程中胎兒經產道感染,或在出生后與患病母親密切接觸而感染。
尖銳濕疣感染可分3種情況:顯性感染;亞臨床感染;隱性(潛伏)感染。
一、顯性感染
癥狀:初起多為淡紅色或皮色丘疹狀,漸次增大增多,融合成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增生物,根部可有蒂,疣體表面呈白色,污灰色或粉紅色,可有癢感、灼痛和惡臭。有的疣體可呈現條索狀、狀或手指狀。肛門、直腸、陰道、子宮頸尖銳濕疣可有疼痛或性交通和白帶增多。但約70%病人無任何癥狀。少數病例疣體過度增生,成為巨大尖銳濕疣。妊娠期尖銳濕疣生長快,可能與雌激素增高有關。
二、亞臨床感染
通常指臨床上肉眼不能辨認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很微小或外觀正常的病損。臨床用醋酸白試驗檢查:用3-5%醋酸外搽或濕敷,2-5分鐘后,病灶稍膨降,局部變白者為陽性。在放大鏡下更明顯,即所謂“醋酸白現象”。
三、隱性(潛伏)感染
是指外觀皮膚粘膜正常,5%醋酸發白試驗陰性,但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如PCR,在局部皮膚粘膜可檢測到HPV。具有傳染性,可發展為亞臨床感染和顯性感染,如果經過合理治療,亦可感染消失而不發病。
【專家提示】尖銳濕疣不治易生ai變
玉林新博男科醫院專家提醒,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會惡變成惡性腫瘤。尖銳濕疣如不及時、不有效的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后部分患者可發生ai變。研究表明,15%的陰莖ai、5%的女陰ai以及相當數量的肛門ai是在尖銳濕疣長期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發現患有尖銳濕疣一定要到正規的專業醫院進行科學治療。
光動基因二聯免疫誘導療法與傳統療法有本質差別,治療先要通過高精密設備檢查,確診尖銳濕疣,確定病損程度和病變情況,分辨病毒亞型,并將病毒的所有信息儲存,然后在治療啟動后進行精確誘導殺滅,同時根據病毒的特性和生理,在基因誘導自體免疫的操作下,進行接種治療,并對特殊情況者給予直接的光動力治療,從而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治療效果。
專家溫馨提示:由于患病后不僅患者自己有巨大的心理壓力,更為嚴重的是患尖銳濕疣疾病的病人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尤其是有的帶有高危型病毒,傳染性強,可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傳染性越強,機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疾病越不容易痊愈,可以長期反復復發,最后有導致ai變的可能。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治療尖銳濕疣的藥有哪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