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淋病(gonorrhea)是目前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性傳播疾病(sexual1y transmitted disease,STD),近年來我國性傳播疾病中也以淋病最多。
病原體: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屬革蘭氏陰性雙球菌,一般存在于多核白細胞內,呈卵圓形或腎形成對排列。淋菌特點是侵襲粘膜,以生殖、泌尿系統粘膜的柱狀上皮與移行上皮為主。皮膚為鱗狀上皮,對淋菌有一定抵抗力。淋菌喜潮濕,怕干燥,離體后在完全干燥情況下1~2小時死亡,在微濕衣褲、毛巾、被褥中可生存10~17小時,在廁所坐板可存活18小時)一般消毒劑或肥皂液均能使其迅速滅活。
傳染方式:
1.性接觸感染為主要傳染方式,成人淋病99%~100%為性傳播。
2.間接接觸感染主要發生于幼女接觸污染的衣物、便桶等。
3.產道感染分娩時胎兒經過軟產道時被感染。
淋菌藉性交感染,性交時有淋菌的分泌物侵入尿道口、宮頸口等處,細菌于該處繁殖而致病,并可沿生殖道粘膜上行傳播。好發部位為尿道旁腺、宮頸管、前庭大腺等處。
臨床表現:潛伏期為3~7日,因60%~80%婦女感染淋病后無癥狀,易被忽略。在有癥狀的患者中,早期局限于下生殖道、泌尿道,隨后因病情發展累及上生殖道。病理分急性與慢性兩種。
1.急性淋病
(1)下生殖道感染:首先出現的癥狀往往是尿痛、尿頻、排尿困難等急性尿道炎的癥狀。與此同時有黃色膿性白帶增多,外陰部燒灼感。
(2)上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淋菌感染,若未經治療,約10%~17%患者可發生上生殖道感染;或由于潛伏于宮頸管內的淋菌于經期、月經后(尤其有性交者)、流產、宮腔內操作或產后等誘因,則沿生殖道粘膜上行傳播,引起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輸卵管炎,進一步發展為輸卵管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膿腫、彌漫性腹膜炎以致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后果。
(3)播散性淋病:約1%上生殖道感染淋菌,可通過血行傳播,引起全身淋菌性疾病,稱為播散性淋病。表現為皮疹,因周圍神經系統受淋菌毒素刺激可出現各種神經痛。此外還可發生關節炎、腦膜炎、胸膜炎、肺炎、心內膜炎、心包炎、骨髓炎、肌炎等以至最嚴重的淋菌性敗血癥,出現寒戰、高熱、周身的中毒癥狀,血培養具有診斷價值。
2.慢性淋病感染后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可逐漸轉為慢性淋病。表現為慢性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慢性宮頸炎、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等,在慢性淋病、淋菌雖不存在于生殖道的分泌物中,但可長期潛伏在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或宮頸粘膜腺體深處,作為病灶反復引起急性發作。
[下一篇:淋病的診斷及病因病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