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多朋友都了解痔瘡的基本癥狀,但是得了痔瘡以后需要做哪些檢查、該如何治療就成了廣大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請肛腸醫師來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知道自己得了痔瘡還需要做檢查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臨床癥狀及視查只可以作為初步診斷,要想進一步確診還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痔瘡檢查。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痔瘡檢查的步驟。
痔瘡檢查第一步:做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較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狀痔,更有意義。
痔瘡檢查第二步:做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ai及息肉。
痔瘡檢查第三步:做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后,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痔瘡檢查是排除其他疾病存在,正確診斷痔瘡的必要方法,也是制定正確治療痔瘡方法的依據。目前痔瘡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種,根據痔瘡嚴重程度分常規手術方法、激光、PPH等等。
近年來出現的痔瘡治療的新技術——痔上黏膜環切術,又稱PPH手術。其理論根據主要是基于對痔瘡發病機制的新認識。PPH手術是用一種稱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將痔上方的直腸黏膜脫垂帶做環形切除。手術時先擴開肛門,于齒狀線(直腸與肛管的交界線)上方約4厘米處將直腸黏膜環形縫合一圈,然后將PPH吻合器插入肛門,結扎縫線后擊發吻合器,即可將脫垂的黏膜帶切除下來。這種手術整個過程只需半小時左右。由于齒狀線以上的直腸黏膜受內臟神經支配,手術后患者幾乎沒有疼痛的感覺;又由于手術既切除了直腸黏膜脫垂帶,又阻斷了直腸末端動靜脈的終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瘡發生的根源,所以效果比較理想。對一些用傳統療法十分棘手的痔,如混合痔、環狀痔、嚴重痔脫垂、脫肛等,PPH手術也具有很好的療效
最后,肛腸醫師再次提醒大家,一旦患有痔瘡應及時到正規的專業醫院檢查治療。
[下一篇:痔瘡的自我診斷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