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博醫院肛腸醫師溫馨提示:核心提示:肛裂病人的典型臨床表現是疼痛、便秘和便血。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潰瘍,好發于青壯年,兒童也可發生,老年人較少。肛裂早期及時治療可以痊愈。
肛裂病人的典型臨床表現是疼痛、便秘和便血。
肛裂可因排糞引起周期性疼痛,這是肛裂的主要癥狀。排糞時,糞塊刺激潰瘍面的神經末梢,立刻感到肛門灼痛,但便后數分鐘疼痛緩解,此期稱疼痛間歇期。以后因內括約肌痙攣,又產生劇痛,此期可持續半到數小時,使病員坐立不安,很難忍受,直至括約肌疲勞后,肌肉松弛,疼痛緩解。但再次排便,又發生疼痛。以上臨床稱為肛裂疼痛周期。疼痛時還可放射到會陰部、臀部、大腿內側或骶尾部。
(二)便秘
因肛門疼痛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糞便更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三)便血
排便時常在糞便表面或便紙上見有少量新鮮血跡,或滴鮮血。大出血少見。
(四)其它
如瘙癢、分泌物、腹瀉等。
診斷
詢問排糞疼痛史,有典型的疼痛間歇期和疼痛周期,即不難診斷。局部檢查發現肛管后正中部位的肛裂“三聯征”,則診斷明確。但在肛裂早期,需與肛管皮膚探傷相鑒別已確診肛裂時,一般不宜做直腸指診及肛門鏡檢查,以免引起劇痛。對側位的慢性潰瘍,要想到有否結核、癌、克隆病及潰瘍性結腸炎等罕見病變,必要時應行活組織病理檢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