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后形成的小潰瘍其方向與肛管縱軸平行,長約0.5~1.0cm,呈梭形或橢圓形常引起劇痛,愈合困難。而肛管表面裂傷不能視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無癥狀。
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也是中青年人產生肛管處劇痛的常見原因。肛裂最多見于中年人,但也可發生于老人及小兒一般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報告女多于男。肛裂常發于肛門后、前正中,以肛門后部居多,兩側的較少。初起僅在肛管皮膚上有一小裂口,有時可裂到皮下組織或直至括約肌淺層,裂口呈線形或棱形,如將肛門張開,裂口的創面即成圓形或橢圓形。
肛裂的臨床癥狀表現為疼痛和出血。其痛很有特點,即先于排便時突發刀割樣疼痛(由于糞便劃破肛管皮膚所致),然后短暫緩解,繼而出現長時間肛痛(由于肛門括約肌受刺激后產生痙攣所致)。臨床常見患者因怕痛畏懼排便,出現“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惡性循環現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見因肛裂長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貧血的病例。
1.便秘:既是病因又是忍便的結果。患者刻意減少排便次數,延遲排便時間,使糞便更加秘結,加重了對肛管的損傷,形成惡性循環。
2.出血:肛裂出血不多,有時手紙帶血,有時糞便表面帶血,有時則為便后滿血。
3.疼痛: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癥狀,初有便意時即感到輕微的不適和疼痛,排便時糞便通過肛管,肛管擴張時產生撕裂樣的疼痛,便后稍微有短暫的緩解間歇期,約5分鐘左右,再次因擴約肌肉痙攣而出現疼痛加重,持續時間可達1小時之久,甚至可達數小時,患者坐臥不安十分痛苦,以后逐漸緩解。再次排便時疼痛周而復始,使患者對排便產生畏懼心理而忍便。
4.瘙癢:是肛裂潰瘍面分泌物對皮膚刺激形成濕疹所致。
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出現肛管潰瘍、肛乳頭肥大、哨兵痔等三種病癥,繼續發展還可出現肛竇炎和肛瘺,與前三癥合稱“肛裂五特征”。也有因長期慢性炎性刺激成肛管ai的可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