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肛管皮膚全層裂開繼發感染后形成的慢性潰瘍。主要由于便秘、糞便干硬、排便時肛管過度擴張,被撕裂所,致絕大多數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線,因該處彈性較弱容易撕裂。若肛裂經久不愈,則感染累及周圍皮下組織,由于肛周淋巴液回流障礙,可在潰瘍下端形成袋狀皮垂,稱為“前哨痔”。
臨床表現主要有:
疼痛與便秘:排便時疼痛是因為肛管擴大刺激潰瘍所致 ,便后疼痛則是肛門括約肌持續性痙攣的緣故。疼痛時甚為劇裂,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病人常因排便疼痛,不敢排便,以至形成便秘。
出血:多為糞便表面或便紙上粘附血跡,有時可有少量鮮血滴出。肛裂的出血和內痔出血完全不同,屬干便性出血、痛性出血和少量出血,而內痔不論大便干、軟都可以出血,并且痛苦小、出血量較多。
潰瘍裂隙:以手輕輕分開肛門,可在肛管后正中線處發現潰瘍裂隙:若潰瘍為多發或位于肛門兩側,應在病人局部涂上苯唑卡因雷凡奴爾軟膏(苯唑卡因5g、雷凡奴爾0.2g、氧化鋅10g、花生油35ml,凡西林加至100g),疼痛減輕后,再作直腸指檢,以排除其他疾病,如結核等。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養成每天按時排便的習慣;飲食中應有充分的水分和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干結時,可服蜂蜜;注意肛門清潔,防止感染。
1.肛裂永久不愈,或疼痛難以忍耐時,可到醫院用0.5%普魯卡因溶液10毫升在肛門基底作堵住注射,鎮痛效果較好。也可在局麻下行肛裂切除術。
2.防治便秘是預防肛裂的龐大措施,調節飲食,多飲水,少吸煙,少飲酒,少食辛辣食品是預防便秘的管用門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