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肛管的皮膚全層裂開,并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肛裂。好發于肛門中線的前后方,一般男性多見于后部,女性多見于前部。臨床上本病具有疼痛、出血、便秘三大特征。
中醫把肛裂分為二類:(1)早期肛裂,癥見肛管皮膚上有一個小的梭形潰瘍,創面較淺,邊緣整齊而有彈性。治以清熱解毒為主。(2)陳舊性肛裂,早期肛裂未經適當治療,繼發感染,由于括約肌經常保持收縮狀態,造成創口引流不暢,于是邊緣變硬變厚,裂口周圍組織發炎、充血、水腫,使淺部靜脈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腫及結締組織增生,形成贅皮性外痔。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1 馬齒莧萊菔子飲
組成:馬齒莧20克,萊菔子10克。
用法:馬齒莧、萊菔子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文火煮20分鐘,濾渣取汁,分別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通便潤腸。
主治:肛裂初發,肛門紅腫者。
方2 蒲公英米粥
組成:蒲公英20克,粳米50克。
用法:蒲公英洗凈,切成細末,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2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肛裂早期,肛門腫痛,便后出鮮血者。
方3 金銀花米粥
組成:金銀花20克,粳米50克。
用法:金銀花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2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肛裂早期,見有便后出血鮮紅者。
方4 赤小豆綠豆湯
組成:赤小豆20克,綠豆20克。
用法:赤小豆、綠豆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20分鐘,待溫時服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陳舊性肛裂,即肛裂1年以上,肛門灼熱者。
方5 馬蘭頭炒佛手
組成:馬蘭頭50克,佛手100克。
用法:馬蘭頭洗凈,切成細末,佛手洗凈后切成小片,油鍋燒熱,將馬蘭頭及佛手同炒加食鹽、味精,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行氣活血。
主治:肛裂陳舊期,即肛裂1年以上,病久不愈者。
方6 鮮刀豆飲
組成:鮮刀豆50克。
用法:鮮刀豆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5分鐘,文火煮lo分鐘,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解毒活血。
主治:肛裂陳舊期。
方7 蜂蜜腌核桃仁
組成:蜂蜜20克,核桃仁50克。
用法:核桃仁洗凈,焙干研成細末,蜂蜜腌制調和,分次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通便。
主治:肛裂陳舊期。
方8 香蕉牛奶飲
組成:香蕉2只,牛奶200克。
用法:香蕉去皮,切成小片,牛奶加熱后,加入香蕉片,分次服用。
功效:通便活血。
主治:肛裂陳舊期。
方9 糖腌藕片
組成:藕250克,白糖50克。
用法:藕洗凈,去皮,切成絲狀,白糖腌漬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通便。
主治:肛裂陳舊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