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告訴我們,肛裂是常見的肛腸疾病,而疼痛出血是肛裂的主要癥狀,但是肛裂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又應該如何預防呢?
肛裂的發病學說有以下幾種:
(1)解剖上的缺陷學說:肛裂多發生于肛門后位,主要是由于外括約肌淺層在肛管前后方各形成“Y”形薄弱區,恥骨直腸肌又加強肛管兩側的力量,因此肛門后部及前部不如兩側堅強。肛管向下后與直腸后壁形成一角度。排便時,干燥的糞便對肛門后方薄弱區的壓力最大,又因肛管之后中線血運差,彈力較少,故造成肛門后方易受傷撕裂,這就是肛裂裂口的位置常發生于后方的原因。
(2)感染學說:肛管上端齒線處的特殊結構如肛竇、肛門瓣、肛乳頭、肛腺等,容易被干硬的糞團下移時所損傷,使局部產生感染和炎癥,或導致肛腺阻塞化膿,潰破后形成肛裂,由于局部炎癥刺激,括約肌痙攣,血液供應不足,傷口久不愈合,形成慢性潰瘍。
(3)括約肌痙攣學說:肛門外括約肌皮下部由于病理性因素,纖維化而失去柔軟的特性,在肛門外括約肌淺層“Y”形薄弱區下端形成無彈性的橫閘,當干硬糞團通過肛管時,此薄弱區容易破裂而出現裂口,裂口久不愈合形成慢性潰瘍。
(4)外傷學說——肛門狹小學說:大多數學者認為干硬糞團通過肛管時,易引起肛管撕裂,尤其是肛門先天性發育不良者,更易受到損傷。
醫師提醒,秋冬季節氣候干燥,應該注意預防肛裂: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及高纖維食物。
2、注意肛門局部衛生,便后要熱水坐浴,或用中要坐浴。
3、如有便秘,不能濫用瀉要,尤其是刺激性瀉要。
4、如果有肛門不適,應盡早去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