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源于肛腺的化膿性感染,波及肛周組織或器官,在肛管或直腸部位形成病理性通道。得了肛瘺后,流膿和膿血不斷地從肛門周圍皮膚上的瘡口流出,就像破房子經常漏水一樣,這是肛瘺的癥狀表現。瘺是人體腔內和體外有兩個互通瘡口的管道,它可以由體內向體外漏分泌物和膿液,嚴重的肛瘺可見糞便流出。肛瘺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30~40歲中年人比較多見,男性多于女性。那么,得了肛瘺如何自我保健呢?
據統計,中國的肛瘺患者至少要超過1000萬人,是三大肛腸高發病之一。肛瘺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中青年和嬰幼兒最為常見,男性多于女性。肛瘺是有可能發生ai變的,這已經基本得到了世界醫學界的公認,但是無論是網絡還是平面媒體,都有很多不負責任的文章盲目放大肛瘺發生ai變的可能性,筆者就曾見到過一篇文章,說15%的肛瘺患者會發生ai變,這就絕對是危言聳聽了,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肛瘺患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于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
2、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
3、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
5、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6、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干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癥進一步發展。
7、積極治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性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8、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肛瘺不像其他的肛腸科疾病如早期內痔、輕度靜脈曲張性混合痔、新鮮肛裂和肛竇炎等等,僅僅依靠綜合性肛門保健,就可治愈。肛瘺是一種無法自愈的肛腸科疾病,僅靠保健無法治愈肛瘺。肛瘺全稱肛管直腸瘺,由內口、瘺管和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多位于肛竇內,瘺管的管道穿過肛門直腸周圍組織,外口位于肛周皮膚,病人可經常有膿性分泌物或稠水由外口流出,且可反復感染。臨床上發現,肛瘺是肛周膿腫發展的一種后遺癥和必然結果。肛瘺最大的不良惡果是ai變(雖然比較少見)一般病程越長越易惡變,特別是10年以上的肛瘺患者。
醫師提醒:肛瘺患者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