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尖銳濕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6、11、16、18等感染的性傳播疾病,與ai變有一定關系,其發病率有逐漸增高趨勢。尖銳濕疣主要有3種傳播途徑:①直接性接觸。②間接性接觸。③直接非性接觸。一次不潔性接觸HPV感染率高達60%,尖銳濕疣的潛伏期約3個月,多發于4--6周。
尖銳濕疣的早期階段可無任何癥狀,繼之出現外陰部瘙癢不適,分泌物增加,如伴有感染、壞死時則出現疼痛或出血。早期階段患者自述皮膚、粘膜干燥不平,如病灶繼續增大則可觸及結節或腫塊。好發部位在小陰唇內側,大小陰唇間溝,會陰和肛周。病灶呈毛刺狀、菜花狀、雞冠狀的灰白色腫物。
病理檢查是診斷尖銳濕疣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病理特征為表皮角化過度,棘細胞層增生,在棘層中、 上部可見到診斷性挖空細胞,多集中在棘層中、上部,呈灶性出現。診斷性挖空細胞是指細胞核出現異型性改變的挖空細胞。非HPV感染時,如其它炎癥感染或正常女性生殖道上皮富含糖原的細胞退變時也可形成挖空細胞,但這些挖空細胞的出現,不足以診斷為尖銳濕疣。
除病理診斷外,人乳頭瘤病毒核殼抗原(HPV一Ag)免疫組化檢查是一種診斷HPV感染的特異性檢查,它主要是檢測病變細胞內的HPV抗原成分,但這種檢測方法陽性率比較低,僅約50%。
核酸雜交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手段。特別是PCR技術,可在短時間內使極微量的核酸片段擴增到數百萬個特異DNA序列拷貝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簡便快速等優點。
陰道鏡檢查是診斷尖銳濕疣的一個簡便、實用的方法,特別在尖銳濕疣的早期階段,肉眼觀察極易和假性濕疣混淆,造成誤診。尖銳濕疣的陰道鏡圖像可分為3種類型:
指狀型
或稱棒狀型,是病變的早期表現。病變部位涂3%醋酸后,陰道鏡觀察可見許多指狀突起,突起物基質呈透明黃色,每個指狀突起內都可見到非常清晰的血管袢。
地毯型
病變呈白色片狀,略高出于正常皮膚、粘膜,涂3%醋酸后局部變白,表面散在呈花壇狀排列的點狀血管或螺旋狀血管,是典型的反鑲嵌陰道鏡圖像。
菜花型
病灶明顯突起,基底較寬或有細蒂,表面布滿毛刺或珊瑚樣突起,涂3%醋酸后表面組織水腫變白如雪塑狀。白色背景上可見散在成團的絨球狀血管。(圖6-13、6-15--6-19)
外陰假性濕疣(Preudocondy1oma of Vulpa,PV),又稱多毛性乳頭狀外陰(Hirsuticpapillary vulva),絨毛狀小陰唇(Hairy Nymphae)等,極易與尖銳濕疣誤診。對PV的正確診斷不僅涉及到醫學問題,也涉及到家庭、社會問題。外陰假性濕疣(PV)和尖銳濕疣(CA)的鑒別診斷有以下幾方面:
?、貾V患者及其配偶無不潔性接觸史;CA患者及其配偶多數有不潔性接觸史。
②PV一般無癥狀或偶有瘙癢;CA瘙癢明顯,如伴有感染潰破則出現疼痛和出血。
③PV位于小陰唇內側,為粟粒樣大小的淡紅色丘疹,雙側對稱,分布均勻;CA可位于外陰的各個部位,呈毛刺狀、雞冠狀、菜花狀。
④病理切片檢查PV主要為棘細胞層肥厚及乳頭樣增生,可見挖空細胞,但無核異形性;CA上皮增生角化明顯,在棘細胞層中、上部呈灶性出現診斷性挖空細胞。
?、菝庖呓M化檢查PV為HPV一Ag陰性;CA為陽性。
?、轕CR或原位雜交檢查,PV為HPV--DNA陰性;CA為HPV--DNA陽性。
外陰假性濕疣的陰道鏡圖像特征,雙小陰唇內側,粘膜表面均勻分布橢圓形水泡狀隆起,基質呈淡黃色半透明狀,表面基本無血管,或偶有形態模糊的血管,涂醋酸后血管圖像消失。泡狀隆起表面無毛刺狀分支,涂3%醋酸后表面變白不明顯。 (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尖銳濕疣的病原體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