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醫(yī)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高血壓病研究所教授、阜外醫(yī)院高級專家組成員鄭德裕那里有一組數(shù)字:1979年—1980年全國調查表明,成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是9.1%,估計有五六十萬人;10年之后,1991年全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達12%,“目前估計,全國高血壓病患者至少在1個億以上。”鄭德裕教授說。
高帽子戴上就摘不下來了
為什么高血壓病的患病人群直線上升?鄭教授指出三大成因:
一是體重普遍增加。20年間,中國人的體重平均增加3—4公斤。體重與血壓的升高成正比,體重越重,血壓越高。
二是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競爭激烈。生存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導致現(xiàn)代人精神緊張,植物神經失調,血壓也由此升高。
三是尤其在北方地區(qū),因為交際應酬增多,飲酒量大大增加,吸煙也成為普遍現(xiàn)象,高血壓病也自然緊隨其后。而且高血壓病因為病因不明,無法治愈,用鄭教授的話說:“高帽子戴上就摘不下來了。”
血壓面前無小事
無論是哪一類的高血壓病,研究表明,高血壓對臟器的損害是十分嚴重的,如不加以控制,將產生各種不同的并發(fā)癥,鄭教授說,“這不是危言聳聽”。
據介紹,在彩超的監(jiān)測下,高血壓病對心臟的損害可分為5個階段,從出現(xiàn)左心室舒張功能障礙,左心房代償性擴大,室間隔肥厚,到左心室擴大,直至左心衰竭。
對大腦的損害也讓人“心驚肉跳”,如一過性腦供血不足,腦卒中、腎功能障礙、衰竭,對大腦血管、主動脈的損害最終導致的周圍血管疾病。
慎用腕式血壓儀
高血壓病既然如此兇險,一旦確診之后,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做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對癥服藥,堅持治療。
鄭教授在此提醒說,高血壓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二者的治療原則、用藥治療方案都不同,因此明確病因是首要問題。不可忽視。
服藥后,必須每天堅持測血壓,鄭教授特別強調,在家自測血壓的儀器,目前最準確的,還是當推水銀柱血壓計,電子測壓計也可以用,但使用之前,應與水銀柱血壓計對比其誤差。不推薦使用腕式或指套式血壓計,因為測量結果不夠準確。
血壓也有四季?
人體血壓與季節(jié)關系密切。比如生活在北京地區(qū),五一之前,十一之后,血壓偏高;6、7、8三個月血壓偏低。這與血管熱脹冷縮有關。
人體中的血管如同物體一樣,也存在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天冷時,血管收縮,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會變化,因此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病人在冬季時,降壓藥的用量要適當增加;而夏季時血管擴張,又出汗多,血壓自然偏低,降壓藥的劑量也要相應減少,有人干脆就停藥,但必須注意觀察血壓的情況,一般醫(yī)生都主張減藥而不是停藥。
無論加藥、減藥、停藥,都應該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發(fā)生不必要的并發(fā)癥。
父母高血壓病,孩子難逃厄運?
高血壓病是多基因的疾病,一般認為是遺傳和環(huán)境綜合作用的結果。
據流行病學調查:若父母雙方都患有高血壓病,子女的患病機率是45%;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壓病,子女患病的機率為28%,父母都正常者,只有3%的子女會患高血壓病。
同時,除了父母一級親屬,二級親屬(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患病情況對隔代也有明顯的影響。若兩代人都有高血壓病,子女發(fā)生率就更高。
一級親屬和二級親屬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壓病,就可認為是有家族史的。據調查,16歲左右的孩子,有家族史與沒有家族史,他們的血壓有差別,盡管都在正常范圍內。
高血壓病會不會有假
正常血壓與高血壓之間是人為規(guī)定的,目的是便于分類,指導臨床治療。197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高血壓病的標準是高壓≥160,低壓≥95;到1994年,這一標準改為血壓≥140—90,一項或二項超過正常范圍即為高血壓病。但血壓的測量需要注意:
⑴、必須至少連續(xù)三次測血壓高出正常范圍才是高血壓病。
⑵、測量血壓前,必須消除影響血壓波動的各種因素,如應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最好是一刻鐘。
⑶、測血壓前半小時,不能吸煙、喝咖啡、憋尿。
⑷、按正規(guī)要求選擇測血壓的儀器,如果不按規(guī)范測血壓,測出的高血壓就有可能不準確,造成假象,那么就是自己嚇唬自己了。
降壓藥,今生與你難分手
高血壓病因復雜,需要每天、長期、終身服藥,以保護心腦腎和大血管免受損害。
而且目前的降壓藥,其藥效持續(xù)時間少則5—6個小時,最長的也不會超過24小時。每天服藥是必須的。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缺乏常識,以為高血壓病是可以治愈的,一旦血壓恢復正常就停藥,其實這樣十分危險。因為停藥后血壓會很快回升到原來的水平,容易造成停藥而導致的并發(fā)癥如發(fā)生前壁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有一些特殊情況,如晚期腫瘤患者血壓不高,不用再服藥但必須密切觀察血壓的情況,以免突然升高帶來危險。
得了高血壓別慌!
1、到醫(yī)院確診,是何病因高血壓并對癥治療。
2、定時測量血壓,看是否達到理想水平,尤其是清晨高血壓。
3、在家自測血壓,選好測量儀器,最好是水銀柱測壓計。
4、每天堅持服藥,不能間斷。
5、牢記非藥物治療五大紀律。
6、定期復查,常規(guī)做法是每年一次。
血壓,你為何見了醫(yī)生就變臉?
一般來說,在家測血壓比醫(yī)生測的要低。通常高壓要低10—15個毫米汞柱,低壓要低5—10個毫米汞柱。比如你的血壓在家是125—80,可能到醫(yī)院就變成140—90。
為什么會這樣?這多半是精神因素造成。尤其是中青年,進了醫(yī)院,見到大夫,想到自己的病情,精神開始緊張,血壓自然也就高了,這種現(xiàn)象又稱為“白大衣高血壓”。因此,就醫(yī)時,應向醫(yī)生說明自己在家測血壓的結果,以便于醫(yī)生準確判斷。
另外自己測血壓需注意幾點:1、早晨起床后測量;2、連續(xù)測量并記錄二周;通常量右上肢。第一次要左右臂都測量,如果結果一致以后就量右上肢,如果左上肢結果高,以后就量左上肢。
高血壓病人得守紀律
原發(fā)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沒有根治的辦法,只有通過藥物和非藥物結合的方法予以控制。而非藥物治療是降壓藥物治療的基礎,也是全面治療計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非藥物治療,高血壓病人必須時刻遵守五大紀律:
紀律一:減肥。肥胖
是高血壓病獨立的危險因素,高血壓病人中50—60%都肥胖,這個比例是正常人肥胖的8倍。
紀律二:低鹽。每天少吃一克鹽,平均血壓可降低1—2個毫米汞柱。
紀律三:增加鉀鹽。多吃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鉀鹽的攝入。
紀律四:戒酒。尤其是白酒。男子每天不能超過30毫升酒精,女子則不能超過15毫升。
紀律五:戒煙。如果是輕度高血壓,單純用這些非藥物療法就可以控制血壓水平。
(責任編輯:admin)
本站疾病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就醫(yī)時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治療。如需詳細咨詢可直接點擊與醫(yī)生
在線咨詢或撥打健康熱線:0756-8877099